说起曹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作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英雄人物,最厉害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刘协挟持在身边,打着讨伐汉贼的旗号,攻城略地,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不过刘协作为一代皇帝,为何就甘愿被曹操挟持当傀儡呢?这件事我们就得从当时汉献帝的处境来看,甚至可以说刘协非常高兴自己被曹操挟持,否则自己小命都不保了。
刘协是汉灵帝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因为当时皇权无能软弱,在刚即位的时候,就开始充当傀儡,他的上任皇帝是刘辩,更是个软弱的人,在董卓控制了朝廷之后,为了立威,直接将刘辩杀害,然后就将当时只有九岁的刘协立为皇帝,从此刘协就过上了被挟持而令天下诸侯的生活,天下各诸侯自然不愿意被董卓调配,于是起兵造反讨伐董卓,董卓一把火烧毁了旧都洛阳,带着刘协迁都至长安。
后来董卓被吕布联合王允刺杀后,朝政就到了他们二人手中,不过这并未能稳定住关中的局势,董卓原本的部将李榷等人又开始讨伐吕布,先后多波人马占领长安,而刘协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也知道,所有人打着所谓保护汉帝的旗号,其实都是想挟持他以令天下诸侯,在这个过程中,刘协也曾试图掌握过大权,但都被制止了。
在公元年的时候,李榷和郭汜产生了内讧,刘协乘机逃跑,来到了安邑,也就是这时候,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出现了,刘协一看到曹操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就这样了,被其他人挟持,可能连皇帝的日子都过不了,跟着曹操说不定日子还能好过一些,立马就给曹操加官进爵。
其实在这个时候,机会不仅给到了曹操,同样也给到了另外一位军阀,就是袁绍,袁绍的手下提议,应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做什么都名正言顺了,不过袁绍非常犹豫,左右为难不肯下定决心,相比之下,曹操就要果断的多,在听到谋士献策后,就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是他曹操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于是才派大将夏侯淳率兵去支援刘协。
曹操为了稳定住刘协,也为了更好的把控他,直接借着无法供粮的理由,将刘协接到了许昌,从此刘协就成了曹操关在许昌后宫的傀儡,甚至刘协连自己的后宫都管理不了,为了进一步控制刘协,曹操不惜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接连嫁给了刘协,二女儿曹节成为了皇后,不过刘协也知道,这都是曹操的手段,所以非常厌恶曹节,但曹节想的是既然嫁给了刘协,那就是刘家人,一直都忠于汉献帝,甚至在后来为了保住刘协,跟自己的兄长曹丕翻脸。
不过刘协并不是昏庸无能,他也是铁血铮铮的汉子,不甘心就这样一直做曹操的傀儡,就私下写诏书,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想办法去诛杀曹操,当时董承找到了刘备等人,一起密谋要刺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自然被曹操给诛杀了,就连已经怀孕的董贵人也被曹操杀害,而刘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
当时的皇后还是伏皇后,因为也害怕曹操的暴行,就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希望能让他学董承一样去诛杀曹操,但伏完胆小怕事,一直都不敢行动,这件事又被曹操发现后,就要挟汉献帝废除皇后,直接代写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派人去缉拿伏皇后,当时伏皇后披头散发向刘协求救,但刘协只能无奈的说“我自己的生死都不能确定”,后来曹操也是强硬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并让他立为皇后,于是刘协在后宫也没法再反抗曹操了。
而且从整体来看,曹操的做事风格非常谨慎小心,在没有完全得势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和其他诸侯硬碰硬,在汉献帝刚迁都许昌的时候,袁绍的官职是太尉,而且曹操的官职要比袁绍高,袁绍就非常不高兴,表示要不是自己多次相救曹操,哪还有他的今天,曹操就非常聪明知道现在要是硬碰硬肯定打不过袁绍,而且现在汉献帝在许昌,让天下都眼红,干脆借此机会让矛头都指向袁绍,自己退居二线以避祸端,这样等到袁绍不行的时候,可以直接接手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后在公元年,曹操去世后,曹丕感觉自己的实力足够稳固了,就强硬的逼迫刘协让帝位给他,曹丕正式登上皇位,国号为魏,并且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魏太祖,而刘协和曹皇后被降为山阳公和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而另一方面,刘备听说刘协被杀之事,于是以自己是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皇位,建立了蜀汉,而刘协本人,在历史上的记载最终是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四岁,这就是汉献帝刘协的一生,从颠沛流离的生活到成为傀儡,也想过要反抗,但被现实一次次的打压,最终选择妥协,也有人刘协算是中国历史上所有亡国皇帝中结局最好的一位了,大家怎么看呢?
读史使人明智,这次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喜欢小太爷为您讲述历史的话,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