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绿花VS警营玫瑰
她们,不恋红妆,十几岁便步入军营,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如今,她们不输须眉,部队转业到基层派出所,和男民警并肩战斗在一线,尽情绽放着铿锵玫瑰的英武和美丽。
万蓉,曾经的家中娇女,当初的军中绿花,现在的站点“一姐”。
15岁的万蓉毅然地走进了部队,一待就是14年。顽强的毅力让万蓉走完了自己的部队之旅,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年她走出军营进入警营,坚守杭州地铁一号线重点站火车东站六年,如今驻守二号线重点站武林门站。她调解纠纷、受理案件、应对大客流、服务群众,样样在行。
年2月25日武林门站不寻常的一天。13时10分,安检警报拉响,一名乘客侍某,检测出体温偏高。情况紧急,万蓉立即将其隔离,积极处置。13时16分,警报再响,乘客程某某,检测出体温偏高,还没来得及脱下防护服的万蓉继续处置。13时21分,警报又响,乘客杨某,检测出体温偏高,万蓉依然有条不紊的处置。一番操作猛如虎,几个属地专班的男同志都开始吃不消了,万蓉却没叫一声苦。疫情大战,巾帼不让须眉。
陈静静,当曾经的军中护士碰上疫情,一切都不再那么可怕。
18岁的静静踏进了部队,18年后从医院转业至公安地铁分局工作,现为打铁关站派出所民警。18年的部队生涯,造就了如今乐观坚毅的地铁火车东站唯一警花。
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一名尚在哺乳期的二胎母亲,静静主动请缨放弃休假机会,驻守地铁火车东站。她充分发挥自己曾经是护士的特长,组织站里警力设置防疫检查点开展人员核查和测温工作;她给大家介绍病毒防控的措施,引导大家正确对待疫情,帮助大家消除担忧和恐慌心理。疫情大战,巾帼不让须眉。
温柔母亲vs女汉子
她们,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爱的港湾,用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驻守疫情防控一线。她们是警营里平凡的一员,也是我们了不起的“女汉子”。
高佳慧,8岁孩子的母亲,亦是警区里的“管家”。
年10月,高佳慧加入到杭州地铁公安辅警队伍,现在是打铁关站派出所二号线警区内勤。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坚持“细看、细听、细问”的“三细”工作法,处理警区里的大小事务。
年2月1日在武林门站执勤时,接到通知一名疫情区归来且疑似发热人员正在出站,高佳慧二话不说,立即跟民警赶往事发地点,封控现场,按照预定的处置流程:临时隔离,对疑似发热人员进行体温复测,严格做好防护工作,通知疾控中心及时处置等。一系列规范动作及时消除了疫情传播的隐患。高佳慧的果敢诠释了一名辅警的责任担当,被市局授予“三等治安荣誉奖章”。疫情大战,巾帼不让须眉。
黄鸣南,生活里的邻家姐姐,工作中的“南哥”。
她是一名乐观开朗、动静相宜的女子,爱好唱歌跳舞,平时最喜欢带着三岁的女儿又唱又跳,她是女儿的“小姐姐”,也是工作同事的“南哥”。
年,黄鸣南参加地铁公安辅警工作,现在打铁关站派出所武林广场站驻站。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很有一股冲劲。疫情防控期间,为控制一名法院协控人员,黄鸣南勇敢地冲在前头。2月份,她居住的社区确诊了十几名肺炎人员,成为了重灾区,周边交通全部停运,任何外来车辆严禁进入周边区域。为了按时上班,她每天都要骑行近10公里的路到达最近的地铁站。疫情大战,巾帼不让须眉。
女人如花,美丽清新。女警是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俏丽,在各自岗位上谱写着一曲曲刚柔并济的赞歌。
警营有你而精彩!愿你们阳光明媚、花香不谢!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
在最美逆行者的行列中
总有那么一抹藏蓝格外亮眼
危难之中最美最温暖
奔赴在前线战斗在前沿
我是人民警察让我冲锋在前
用生命捍卫百姓的平安
她,战“疫”不胜不退休
55岁的孟敬华,是兖州公安分局兴隆派出所副所长。年从军队转业进入公安队伍后,她工作扎实、任劳任怨、待人亲切,民警与群众都尊称她一声“孟姐”。今年的3月1日是“孟姐”的生日,本可以在这天正式退休的她,因为一场抗击疫情的战争,毅然放弃了退休后颐养天年的计划,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曾经是一名防疫科专业护士,我向党组织申请,让我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防控集体号吹响后,“孟姐”医院站第一班岗。她一干就是24小时,面对来换岗的同志,她总是说:“你回去吧,让我替你,我经验丰富。”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总让人心头一热,换岗的同志都纷纷坚持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就手把手教会他们自我防护及疫情处置的知识。
2月初,按照兖州公安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孟姐”转岗回所,当起了居家留观工作的总指挥。她带领全所民警对辖区九个村居社区的居家留观人员逐一建立档案,对相关人员身体状况、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及心理状况调查关怀,并每天不少于三次回访。她带领民警向相关人员讲清政策依据,注意事项及利害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赢得居民一致称赞。
“疫情不退我不休!”孟敬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在做好相关人员管理的同时,严格值班备勤,扎实做好街面及社区防控点的巡逻巡查,全力维护疫情防控工作秩序。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作为一名“已不在岗”的老户籍民警,“孟姐”主动将自己的电话公示在网络、张贴在行政中心公示栏,接受群众紧急预约服务。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她总是让其他工作人员回避,独自解决问题,相继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45个,落户21人,开具证明36份,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已参加工作的儿子回到家后,“孟姐”本可以在家多陪陪儿子,给他做点好吃的,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她连一顿饭也没给孩子做过,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原本打算趁着假期见见未来亲家、看看未来儿媳、陪陪年迈母亲的计划一直往后推……
“疫情当前,危难面前无小家”“没事,家里都支持……”“领导,战“疫”不胜,我不退休!”“快到点儿”的孟敬华边说边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战“疫”一线之中。正是一个个孟敬华似的巾帼不让须眉,正是一个个孟敬华似的顾全大局,汇聚成阻击疫情的滚滚洪流,构筑起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鸣奏出中国必胜的最强音符!
她,铿锵前行战疫情
她既有花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迈与铿锵,又有穆桂英“秀鸾刀破天门阵,桃花马踏西夏川”的魄力与担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这位“铁娘子”带领全所人员冲锋一线,勇担使命,用蔚蓝作战袍,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上了一份让人心安的答卷。她就是微山县公安局夏镇第一派出所指导员李霞,也是全局唯一的女性派出所指导员。
面对疫情,李霞冲锋在前,连续30多天昼夜奋战,时常凌晨12点依旧在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执勤岗位上。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李霞夜以继日地投身到防疫一线,她和所有男同志一样,冲锋在前,严谨负责,坚守在村居卡点执勤。
李霞常说:“民警民警,以民当头,以警结尾,就是要时刻为民,立警为公。”看到没有及时购买到口罩的环卫工人,李霞就拿出自己购买的口罩,并耐心为群众讲解正确的佩戴方法,嘱咐他们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夏镇一所辖区流动人口居多,疫情防控以来,李霞平均每天要接打40多个电话,有的时候,经常要忙到深夜。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因为她坚信,多一份担当负责就能减少一份危险传播。
同事们常常称呼她为“女汉子”,对此,李霞感到很自豪。她说:“这其实是同志们对我的一种肯定和鼓励,生活中,我们是‘兄弟’,就应该不拘小节;工作上,我们是‘战友’,就一定会情同手足、所向披靡!”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无数公安民警冲锋在前
他们和医护工作者一样
都是最美逆行者
向他们致敬!
近日要览
习近平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3月5日,习近平谈如何发扬雷锋精神
战“疫”关头,习近平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习近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习近平谈野生动物保护
公安部:《公安民警辅警疫情应对身心健康手册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