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拥兵自重丧师辱国私欲膨胀诱杀大军阀韩
TUhjnbcbe - 2024/9/11 8:51:00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zhuanti/102490.html

韩复榘,河北霸县人,生于一八九一年。

大军阀韩复渠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个秀才,还是当地很有名望的私塾教师,但韩复榘志不在此,19岁就参军入伍,凭着一身本事,屡立战功,从排长一路升官至军长,成为冯玉祥帐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北伐时期韩复渠

一九二九年,冯玉祥策划反蒋,他暗中背叛老上级投靠了蒋介石;但在之后的中原大战中,“旧情难忘”的他又声明只打阎锡山不打冯玉祥。

蒋冯战争时期的韩复渠

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失败,蒋介石任命他为第一军团总指挥并负责山东防务。韩复榘当上了山东省政府主席,并且一干就是八年。在韩复榘主政时期,是山东发展非常快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韩复榘投入的力度非常大,任命何思源为教育厅长,短短的三年时间,全省的在校学生就翻了一倍。

还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计划,也得到了韩复榘非常大的支持,专门为他划出一片区域,让他全权负责。后来,梁漱溟评价韩复榘说:“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泰州学派大儒梁漱溟

与山西的阎锡山一样,除了在反共立场上与蒋介石保持一致外,他拒绝国民政府对他的山东地盘的任何干涉,在这点上他与蒋介石势不两立。

省府里有个年轻的办事员,因在济南城内贴标语而被捕。提审的时候,韩复榘拿着写有“共产党万岁”和“打倒蒋介石”的标语看了又看,然后说:“共产党万不万岁我不管,打倒蒋介石是可以的。”韩复榘写下“仍复原职,月薪四十元”的判决后,命令将这个青年当堂释放。

主政山东时期的韩复渠

他接收了国民政府在山东设立的税务机关,还把国民政府任命的盐运使、烟酒印花税局局长、税警局局长和中央财政特派员等全都赶走了,甚至把国民党山东省党务整理委员会主任暗杀了。

两广事变时他支持李宗仁和陈济棠反蒋。

西安事变时,全国各地军阀虽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在大面上还得说得过去,都发表声明谴责张学良、杨虎城的反叛行为。但是,韩复榘却在这个时候秘密通知张、杨,准备出兵夹击中央军,把蒋介石干掉。可惜,这份密电后来被南京政府破译,韩复榘也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

他自认为是山东地盘上说一不二的皇上,认为举国之内能够威胁他“皇位”的人,既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各路军阀,而是那个居心叵测的蒋介石。

民国时期军阀派系林立,内斗不休,但在抵御外辱方面,绝对是同仇敌忾的。值得称道的是,大军阀刘湘在临终前,曾对全体四川将士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日寇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句遗嘱,成为所有四川将士的座右铭。韩复渠却是军阀中的另类,他既不想听蒋介石和日本人的,也不想和他们为敌。完全就是个山大王的架势。

第一军团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韩复榘充满担忧。如果韩复榘动摇,北平的局面将蔓延至山东;而如果韩复榘坚决抗日,不但可以控制局势的恶化,还能对宋哲元部产生影响。

没有确凿史据证明韩复榘是个变节分子。当日本人企图说服他和宋哲元、阎锡山脱离国民政府搞“五省市自治”时,韩复榘拒绝了日本人让他宣布山东独立的要求。同时,他以各种借口拒绝日本人进入山东,无论是驻军还是借道通过统统不行,为此他早早地就把黄河大铁桥炸了。

只是,韩复榘此举更多的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告诉蒋介石“我决不能和日本人搞在一块”,他还告诉蒋介石“日本不让山东驻中央军”。韩复榘无法排解的忧虑是:即使在全国一致抗战的情况下,“蒋介石也有先牺牲他的诡计”。这让他不得不在日本人与蒋介石之间的缝隙中谋求自保。

日军开始攻击津浦路北段后,李宗仁亲赴济南与韩复榘彻夜长谈,详细阐述国内形势以及赢得战争胜利的趋势,力图使韩复榘认识到“抗战是长期的,是有前途的,汉奸是当不得的”。

韩复榘自然不会成为日本人的汉奸,但是他从“抗战是长期的”的观点引申而出的结论,却是自己的部队“断不可在长期抗战的局面下”短时间内“被消耗了”。于是,保存实力成为他的“第一要务”。部下提醒他说,现在是全国倾力抗战,部队有损失中央会补充,川军和滇军都已开到徐州,我们就在山东怎么可以按兵不动?韩复榘的回答是:“我们要最后参战。

韩复榘无法摆脱认识上致命的局限,没有认识到:他和他的军队面对的敌人,不是与他抢占地盘的哪路军阀,也不是总想收编他的部队的蒋介石,而是日本侵略者。

基于保存实力的原则,当停留在河北沧州的日军开始南下,并于山东淄博以西的周村渡过黄河后,韩复榘意识到日军沿胶济铁路即刻便可西进济南,于是下令从黄河南岸撤退军队并向河南转移财产。李宗仁得知后,一再致电,要求韩复榘遵守军事委员会“各战区守土有责,不得退入其他战区”的命令,绝对不能“把后方放在第五战区的范围以外”。韩复榘在李宗仁的电文上批复:“现在全面抗战,何分彼此。”李宗仁只好报告蒋介石。

李宗仁将军

蒋介石严令韩复榘不得放弃济南,“万勿使倭寇垂手而得全鲁”。岂知韩复榘此时已经逃到了泰安。李宗仁只好要求韩复榘死守泰安,韩复榘的回复说,蒋介石连南京都不守,有什么理由让我守泰安?韩复榘认为,只要有枪有钱,“到哪里都可自立”,因此撤离济南前下令把民生银行和金库里的一万五千两黄金、三万两白银以及公私辎重全部装车运走。韩复榘的四个军不战而退,致使千余日军未费一枪一弹进占济南。

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济南

退至泰安后,韩复榘认为自己仍处在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攻击线上,遂又命令部队放弃泰安退至济宁。

日军在泰山巨石上刻字:皇道永存

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命令他死守济宁和大运河,李宗仁在电报里更是用了几近恳求的口气要求他的部队停住,哪怕打一仗。

日本占领曲阜后在孔子墓合影

韩复榘回电李宗仁:“榘不能守济宁,如榘不能固守济南然。”李宗仁怒不可遏,斥责韩复榘就从没有过守卫济南的任何意愿!而韩复榘对于他放弃济南的说辞是:“现在不是千余敌人过河(黄河)的问题,而是要考虑保存现有实力伺机反攻的战略目的。韩复榘的主力部队以及所有辎重,一直退到了鲁豫交界处的巨野和曹县。

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济宁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日军占领济宁城,逼近徐州。

日本国内报道占领济宁

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韩复榘连退数百里,轻易丢掉了黄河、济南、泰安、曲阜、兖州、济宁乃至徐州以北的运河防线,致使日军仅用一个半师团的兵力便占领了大半个山东,导致津浦路北段门户大开,徐州以及陇海铁路暴露在日军的直接威胁下,中国第五战区的作战部署完全被打乱。

蒋介石抵达开封召集高级将领会议时,韩复榘虽心有不安,但犹豫再三后还是前去参加了。蒋介石在讲话中把愤怒一股脑地倾泄到韩复榘身上:“有些将领,把国家的军队视作个人私有财产,自从抗战开始以来,一味保存实力,不肯抗击敌人,只顾拥兵自重,不管国家存亡,不听命令,自由行动,哪里安全就向哪里撤退逃跑。试问,这样如何了局?”韩复榘当面顶撞:“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南京丢失该谁负责任?”蒋介石依旧正颜厉色道:“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的南京!

蒋介石与韩复渠

韩复榘被坐在旁边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刘峙劝出会场,谁知出了会场即被逮捕,之后被押解到武昌。

韩复榘在高级军事法庭上申辩,他的部队没有任何重武器,一个师也顶不住日军一个团的火力;他若固守济南,将受到南北日军的两面夹击;他不带走资产钱物,留下也是要被日本人所用。但是,面对国土未战而失的事实,任何狡辩都已无济于事。

审判韩复渠

一月二十四日晚上七时,韩复榘被枪毙:有个持枪的士兵到韩的房里说:“何审判长(何应钦)请你谈话,请跟我走。”韩走出来,持枪士兵跟在后头。刚下楼还未到底,只见院内许多持枪士兵,戒备森严,韩已知情况不好,就说:“我脚上的鞋太小了,等我回去换一双鞋。”他刚要返身,后边持枪士兵开枪把韩打死了。

韩复榘的头部中了七弹。连开七枪,可见韩之罪孽。

这是全面抗战开始以来被处决的第一个中国省政府主席。

第三集团军

韩复榘与那些参加伪政权的中国高官以及充当伪军的中国将领不同,他没有投敌变节。

但是,纵使有千百条理由,在民族危亡之际违抗军令和拥兵自保,对于中国军人来讲都是不可容忍的。尤其是面对武力强大的侵略者,必须具有战至弹尽粮绝、伤亡殆尽的决心和意志,否则无以保证民族生存的底线。韩复榘事件,无疑是蒋介石对那些畏缩避战的高级将领的一次严重警告:国难当头,不尽抗战守土之责的军人,军法面前绝无宽贷。

孙桐萱将军

韩复榘被处决后,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由孙桐萱代理。在随后的台儿庄战役中,第三集团军用鲜血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拥兵自重丧师辱国私欲膨胀诱杀大军阀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