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济南的小清河越来越美,大清河去哪了
TUhjnbcbe - 2024/5/18 10:39:00

小清河经过多年治理,越来越美了。驱车行驶在小清河北路上,一路通畅,沿路两旁绿树渐渐成荫,河岸休闲场地日趋完善。人一旦放松下来,想法就多了。济南有小清河?大清河去哪了?离黄河这么近,为什么叫清河?事实上,解释小清河,要先解释大清河,解释大清河要先解释济水。

一、济南因何而得名

年底,毛泽东主席沿津浦路南下视察行至济南时,在车上召见了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的谷牧。谷牧汇报完工作后,主席问他:“济南因何而得名?”谷牧答:“因为它在济水之南。”主席又问:“现在为什么不见了?”谷牧一时答不上来。主席说:“济水故道被黄河夺取了”。

接下来,就聊一聊济水。

二、济水渊源与大禹治水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水系,起始年代虽无可考证,但历史久远,古书多有记载。

《尚书·禹贡》是中国首部地理学著作,此书以大禹治水功绩为背景,描述了中国古代地理概况。篇中关于济水的记述是这样的的:“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翻译过来就是“疏导沇水,向东流就称为济水,流入黄河,河水溢出成为荥泽;又从定陶的北面向东流,再向东到达荷泽县;又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转向东,流入大海。”

济水在其畅流时被人们当作四渎之一,是和黄河、长江、淮河并列的大河流,此四条河流均单独入海。《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说的就是上面的意思。

说到此处,疑问马上来了。《尚书·禹贡》说济水截黄河而南,《尔雅·释水》又说济水独自入海,这不矛盾吗?其实,这个疑问也是千古之谜。古今学者围绕这个话题,从文献、地质、考古等角度经过推演和论证,做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

在年前的夏王朝初期或之前,黄河在郑州以西出山峡以后南流,经江淮平原,在苏北入海。那时的济水和长江、黄河、淮河一样,都是独流入海的水系,都对古人的生存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四渎”之说。由于泥沙的淤塞,黄河河道抬高,黄河改道而北流,古代经学家成书时,黄河和济水已经表现为相交的情形,他们既要尊重前人已成定论的“四渎”之说,又要作客观记述,于是就为后人留下了济水穿越黄河这一千古之谜。

三、曾经奔腾的济水

古时济水丰富奔腾,是九州向冀州夏王都进献贡品的主要水路通道。《禹贡》中4条贡道与济水有关:

兖州的贡品“浮于济、漯,达于河”,是指兖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漯水,到达黄河后运往冀州;青州的贡品“浮于汶,达于济”,是指青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汶水(济水支流)到达济水;徐州的贡品“浮于淮、泗,达于菏”,是指徐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淮河、泗水,达到菏泽;扬州的贡品“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是指从扬州进贡的船只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水、泗水。

这4个州中徐州、扬州的进贡船只虽然没有明写通往济水,但徐州、扬州运往冀州的贡品必须经淮水、泗水到达与济水相通的菏泽,才能最终到达冀州王都。从这些记述还可以看出,夏代的济水和黄河已经相互交叉,船只可以互为通达。

四、从济水到清河

按照古人的定义结合今天史学家的最新研究,我说说济水的大致走向。

济水发源于今河南济源县王屋山的一条大河。一路前行,济水在东流过程中与黄河发生交叉,交叉后流出的的地方在今荥阳市城东北广武一带,济水继续东流后与其他水源汇合后,一并流入荥渎,荥渎经荥阳城北,和荥水汇合,形成荥泽(荥泽是古老的湖泊,位置在今郑州市西北一带)。

济水出荣泽后,兵分两路,一路南济,一路北济,两路汇入今天菏泽的巨野泽后。巨野泽水面广大,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济水入泽后,由于沉淀的作用,水质变得清澈。从巨野泽东北方流出,经泰山西南绕至泰山西北,后续经鱼山南,东阿镇,谷城县,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济阳县,长山县,高苑县,博兴县,最终在东营与广饶之间入海。

这段济水曾经汇入很多支流,大的支流主要是汶水和泺水、还有济南与长清县之间的玉符河等等。这些支流的水也都是清澈的。5世纪末以后,巨野泽也逐渐淤塞了,济水仅余下段汶水就成了济水的主流,唐代改称为清河。至北宋,又称北清河。

大约在北宋熙宁年间(~年),黄河决溢合北清河入海。齐刘豫时期(~年),大致循历城济水故道,挑挖疏浚,成为独流入海河流,称由济南东流的新开河道为小清河,而之前的北清河则成为大清河。大清河存在时间很长,直至清代咸丰五年(年),因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取了大清河的河道,大清河就成了黄河河道的一部分,即现在济南市北约一百公里左右的河道。

简单总结一下,济水在山东境内断流后,人们把原来的济水支流汶水改为大清河;大清河被黄河夺取河道后,人们又把大清河的支流泺水开挖新河道疏导入海,改名为小清河,一直延用至今。

千年沧桑,世事更替,小清河之所以有“清”字,源于古人所赋予济水的“清”与“洁”的文化品格,这种情怀终难泯灭。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的小清河越来越美,大清河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