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1春秋中晚期
TUhjnbcbe - 2023/11/1 21:32:00

七、春秋中晚期的卫国

卫成公去世后,儿子遬继位,是为卫穆公。卫穆公在位的第三年(前年)冬天,晋、宋、卫、曹四国各派大夫为代表,在卫国的清丘(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开会,订立了“恤病讨贰”(救助有难之邦,讨伐有二心之国)的盟约,卫国的参会代表是孔达。会议刚结束,宋国就按照盟约的要求,出兵讨伐背晋投楚的陈国。消息传到了卫国,此时距离孔达当年陷入无妄之灾已经过去了整整28年之久,距离卫成公与陈共公签署互助合约也已经过去了27年,陈共公早已作古,此时的陈国已是陈共公的孙子陈成公在位,但是老当益壮的孔达却对当年陈共公传授的那套以一己之躯为国顶杠的计谋上了瘾,他力主出兵救援,并慷慨激昂地说:“先君(卫成公)跟陈国订立过生死相助的盟约,我们不能违背。如果招来大国(晋国)的讨伐,就由我来背责,让我去死好啦!”于是卫国出兵支援陈国抗击宋国。宋国没想到刚刚在盟会上立下誓约的卫国居然马上就把胳膊肘向外拐,又惊又怒之下,赶紧收兵向晋国告状去了。

第二年(前年)冬天,晋国派出使臣来到卫国,谴责卫国的背盟行为,并威胁说:“如果不严惩罪魁祸首,征讨大*随后就到!”使臣离去后,孔达说:“我是执*,责任在我,只要有利于国家,就让我来承担这个罪过吧。”拖到春天,孔达上吊自杀身亡,以行动履行了他的承诺。卫穆公赶紧派人向晋国报告,这才打消了晋国的讨伐念头,为了讨晋国的欢心,卫穆公又把这事通报给其他诸侯国:“卫国有不肖之臣孔达,在敝国与大国之间制造事端,现已服罪,谨此通告。”做完这一切后,卫穆公才回过头来慰问孔达的家人,他把女儿嫁给孔达的儿子,并让孔达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禄位。

前年春天,晋国与齐国关系破裂,第二年春,卫国按晋国的要求派兵协助晋国伐齐,齐国向晋国求和。看到齐国遭晋国的打压,卫国也想从中捞取好处,前年夏天,卫国以齐国入侵鲁国为名,派大夫孙良夫等人率*伐齐,没想到却被齐国打得大败。灰头土脸的孙良夫转身跑到晋国去搬救兵,鲁国也向晋国求援,晋国派出八百辆战车规模的大*,会同鲁、卫、曹三国的*队一起伐齐,在齐国的鞍(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地大败齐顷公率领的齐*,齐顷公差点被俘。鲁国和卫国收回了曾经被齐国夺去的土地。

卫穆公在位期间,晋国陆续消灭了晋东南高原上的黎、潞、甲氏、留吁、铎辰等赤狄国家。卫国也收回了一些旧土。

前年夏天,卫穆公去世,卫定公继位。第二年秋天,晋国联合卫国伐灭了赤狄残存的最后一个国家廧咎如(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一带),晋国的势力进一步推进到太行山东麓,卫国原来位于*河西岸的故土(史称东阳之地)被晋国全部收入囊中,晋国与卫国贴得越来越近,卫国能够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变得更加受制听命于晋国了。

图五十四卫穆公、定公时期的卫国

前年,在宋国执*大夫华元的多次斡旋下,晋国与楚国订立了和约,史称第一次“弭兵之会”。从与楚国的争霸中脱身出来的晋国,想要腾出手来来处理内部矛盾和对付西方的秦国;从与晋国的争霸中脱身出来的楚国,则希望把精力用在应对日益崛起的吴国之上。然而,这次弭兵协议的成果却昙花一现,并没有持续多久。前年夏天,晋、楚两国再次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爆发大战,楚*大败,楚共王的一只眼睛被射中,战争以晋国获胜而告终。

卫定公于前年冬去世,儿子卫献公继位。卫献公耽于享乐、把国*全交给大夫孙林父和宁殖处理,时间长了,卫献公又开始对大权在握的二人不满,君臣关系日益恶化。前年四月,卫献公公开轻辱孙林父和宁殖,孙林父立即向卫献公发难,他率领族人从自己的封地戚邑出发进入国都,准备向卫献公进攻。卫献公吓得手忙脚乱,急忙派了子蟜、子伯、子皮三个公子去跟孙林父讲和,孙林父把三个人全部杀死。卫献公赶紧让弟弟子展前往齐国,为自己逃亡齐国做准备,然后动身逃到了离边境较近的鄄邑(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此时的卫献公还心存最后一点幻想,他再派子行去向孙林父求和,孙林父又把子行杀了。绝望的卫献公只好向齐国逃去,孙林父紧紧追赶,在紧临齐国边境的阿泽(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赶上并打败了卫献公的护卫队。幸亏给卫献公驾车的公孙丁箭法高超,击退了追兵,卫献公才到达了齐国,而他手下的那些败兵却做了支持孙林父的鄄邑人的俘虏。

孙林父回去后,和宁殖一起立了公孙剽为君,称为卫殇公。对于卫献公的流亡,鲁国和晋国国君都表示同情,但是各国掌权的卿大夫们却装聋作哑,于是卫献公只好在齐国呆了下去,这一呆就是十一年之久。

前年冬,卫国仅次于孙林父的权臣宁殖去世了,临死之前,他把儿子宁喜召来吩咐道:“我得罪了前任国君(卫献公),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我的名字被记录在了列国的简册里,上面写着‘孙林父和宁殖赶走了他们的国君。’如果前任国君能够回来复位,这个恶名就还能遮掩过去。你若是能做成这件事,你就是我的儿子;如果做不到,我变成*神,就是挨饿也不会吃你上供的祭品!”宁喜答应了父亲的嘱托,宁殖才咽了气。宁殖的临终嘱托,意味着执掌卫国大权的孙、宁两大家族势力从原来的合作转向了决裂。

在宁喜的秘密运作下,晋国同意让卫献公复辟。前年六月,晋国派人前往齐国迎接已在齐国流亡了十一年的卫献公,同时通知卫国把夷仪(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南)让出来给卫献公居住,卫殇公和孙林父不敢不从。当年秋天,卫献公堂而皇之地回到了卫国的夷仪住了下来,卫国出现了一国二君的局面。

卫献公一到夷仪,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回到卫国国都,去跟宁喜秘密商议复辟的计划。第二年(前年)二月初六,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宁喜趁孙林父正在封地戚邑、只有一个儿子孙襄留守国都的机会,率领自己的部众向孙氏发起进攻,重伤了孙襄,但没有攻克孙氏的堡垒。宁喜担心孙氏反扑,不敢呆在城里,率众转移到了郊外。当天夜里,孙襄伤重而死,孙家嚎啕大哭。城里的人急忙把消息告知宁喜,宁喜马上率众再次向孙家的堡垒发起猛攻,得以顺利攻克,扫清了卫献公复辟的最大障碍。第二天,宁喜又杀害了国君卫殇公和太子角。住在戚邑的孙林父得知后,带着自己的封地戚邑整个儿投靠了晋国。二月初十,卫献公回到国都,成功复辟。虽然宁喜实现了父亲宁殖的遗愿,但是让宁殖没有想到的是,史书里不仅没有删去他的恶名,反而给他的儿子记上了重重的一笔:“宁喜弑其君剽”(卫殇公名剽),更让他预料不到的是,这一做法还导致了宁氏家族的迅速灭亡。

图五十五卫献公的失国与复国

卫献公恨死了孙林父,刚一复位就派兵讨伐戚邑,孙林父向晋国求救,晋国派了一支*队来帮助孙林父防守。流亡在卫国的齐国勇士殖绰率领卫*向戚邑东郊的重镇茅氏发起猛攻,杀死了戍守在那里的名晋*。殖绰撤退后,孙林父的儿子孙蒯不敢追击,孙林父大骂:“你这个废物,那些战死的厉*都比你强!”孙蒯于是舍命追赶,打败并活捉了殖绰。

当年六月,晋国的执*大夫赵武召集宋、鲁、郑、曹四国的执*官在澶渊(在今河南内*县东南)开会,商议惩罚卫国之事。在会议上,赵武直接把卫国西部属于懿氏宗族的六十个聚落的土地强行划给了孙林父家族,然后通知卫国来接受这个决定,这等于是在卫国的土地上制造了一个国中之国。卫献公和宁喜等大臣战战兢兢地赶到澶渊,赵武下令逮捕宁喜和另一个卫国大夫北宫遗,押往晋国,然后散会。胆战心惊的卫献公跟着来到晋国,也被拘捕关押起来。就这样,复辟回国才坐了四个月君位的卫献公,转眼间就变成了阶下之囚。幸好这个牢没有坐太久,一个月后,在齐国和郑国两国国君的劝说和请求下,晋国答应释放卫献公,但却拖着不办,一直拖到年底十二月,卫国把卫献公的女儿卫姬送到晋国给晋平公做姬妾,晋国才把卫献公释放回去,宁喜和北宫遗随后也被放了回来。

帮助卫献公复辟的是晋国,复辟后又支持卫国叛臣、割取卫国土地、拘捕卫献公要挟卫国的还是晋国,卫国就这样被晋国玩弄于股掌之上。

经历了那么多挫折的卫献公回来后屁股还没有坐热,又跟宁喜闹起了别扭。立了大功的宁喜做了卫国执*,专横跋扈,引起了卫献公的强烈不满。前年夏天,与宁喜有矛盾的其他大夫以此为借口趁机谋杀了宁喜,在卫国九世为卿的显赫家族宁氏灭亡了,卫国*局再度陷入了混乱,卫献公的弟弟子鲜、大夫石恶都先后逃亡去了晋国。卫献公在郁闷中又度过了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也就在卫国内乱的这一年(前年)七月,在宋国执*向戍的斡旋下,晋、楚两大国会同中原各诸侯国的代表,再次在宋国召开了第二次弭兵大会,此后,中原地区的战争规模和频度显著减少,送走了卫献公的卫国,也迎来了二十多年和平与安定的日子。

往期目录(小瑜整理,谨致谢忱!)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0):卫成公时期的卫国(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9):卫成公时期的卫国(上)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8):亡而复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7):卫国的第一次亡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6):卫惠公复辟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5):春秋初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4):早期的卫国

陕北高原三镇的地位比较齐长城分段示意图齐长城示意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3):对郑国出路的再思考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2):郑国的得失检讨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1):郑国的衰微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0):郑襄公时期的郑国

旧图重发——桃林塞与崤函通道图(原载西周篇(12))

阴平道示意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9):周旋于大国夹缝中的郑穆公

山西地形图(部分)

陇关道示意图

祁山道及其支道示意图

锡谷、义谷和库谷道示意图

《地图》期刊上的子午道

故道(陈仓道)地形图

汉末八关与京师进出通道示意图

虎牢关、敖仓地形图

褒斜道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役

窦宪北征匈奴三路兵马出塞地点示意图

傥骆道地形图

子午道地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8):进退失据的郑文公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7):郑厉公的回光返照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6):郑国的内乱

地图重发:春秋初期的形势图,郑、楚地缘形势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5):郑庄公小霸(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4):郑庄公小霸(上)

《三国魏蜀边界形势图》局部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3):郑国的东迁与创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2):春秋初期的列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1):王子朝之乱(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0):王子朝之乱(中)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9):王子朝之乱(上)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8):王室的衰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7):桓王的绝唱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6):周、郑繻葛之战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5):周郑易地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4):东周王室与它的哼哈二将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东迁初期王畿的丧失与收缩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平王东迁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平王东迁前的关中形势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20)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9)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8)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7)

枣阳沙河(古浕水)河源略述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6)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5)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4)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3)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2)

古人真的具有那么高的地理认知水准吗?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1)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0)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9)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8)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7)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6)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5)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4)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3)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2)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

古史舆地图说——商代篇(2)

古史舆地图说——商代篇(1)

古史舆地图说——夏代篇(2)

古史舆地图说——夏代篇(1)

禹贡九州之——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贡九州之——徐州、扬州和荆州

禹贡九州之——冀州、兖州和青州

古史舆地图说——禹贡九州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1春秋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