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14日讯(记者郝亚松通讯员张美荣赵安宁)“请问是杜老师吗,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啊,不发热吧,现在家里缺生活物资吗,现在处于疫情中,别出门,祝您身体健康。”连日来,每天上午,济宁市兖州区鼓楼街道兴隆社区网格员朱会玲打电话询问隔离观察住户。
朱会玲是鼓楼兴隆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工作三年以来,她早已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社区通过网格建立了一个互助群,在这个群里面,有一些从武汉返兖的一些人员,每天我们都是根据上级要求,每天三次测量体温,上午的八点下午的1点,晚上的八点三次测量体温,随后她再汇总到一个表上,然后再报到鼓楼街道办事处。”兴隆社区网格员朱会玲介绍。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兖州区充分发挥网格化优势,所有网格员全面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信息采集、宣传教育、网格巡查、疫情排查等工作,将网格打造成防控疫情的“天罗地网”。
兴隆社区共有6个网格,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朱会玲和同事们便逐一网格进行梳理,摸排到人、到户,为重点人员建立档案,跟踪服务,为全区疫情防疫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网格员从22日到现在一直处于连轴转工作状态,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对网格内的人员信息进行统计,建立台账,及时上报,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性的情况,信息量特别大,我们经常要深夜加班,昨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就工作到半夜。”朱会玲说。
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朱会玲无论走到哪,她都会随手带着一个黑色的笔记本。朱会玲介绍,这个笔记本就是平时用来做一些细节上的小事,因为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工作,怕自己工作量太大,怕有遗漏,就随时拿个本子做记录。
朱会玲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同事们,每天的工作强度都很大,并且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的事情,有的时候手里的一份工作还没忙完,一个电话又得去处理别的事情,脑子有的时候真的不够用。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便采取了这种最原始的工作方法,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记在本子上。“每天就是记录一些细节上的小事,短短的这几天,我已经记录了多半本了。”朱会玲说。
一本小小的记录本,不仅记录着朱会玲和她的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也展示着他们的坚守与付出。面对高强度和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们每天深入社区,穿行在大街小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冲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守护者社区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像朱会玲一样的网格员,兖州区还有名。依托全区个综治网格载体,由名网格员带队,充分整合“网格员+警务助理+社区民警+平安志愿者+楼长”等五支队伍,当好网格疫情“排查员、收集员、宣传员、组织员”,全力做好网格疫情信息排查、疫情知识宣传、重点人员防控、点值班等工作,实现网格组织下沉、网格力量下沉。
截至目前,以兖州区名网格员为骨架共设立网格疫情监测点处,共核对各类信息1.2万条。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对出入人员进行查验和测温,组织开展村居社区消杀2万余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