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网
10月恒指终于迎来月线级别的反弹,不过,月尾的杀跌让人感觉到了寒意。个股的分化是比较惨烈的。恒指运行空间在.44-.94点。
回顾上个月:“初步判断如果市场再度挖坑,则会有较好的反弹机会”。整体市场的反弹建立在几个层面:一是市场经过了连续几个月的下跌之后,客观上有一个指数内在修正的预期;二是*策层面的推动,体现在对互联网巨头监管方面的边际放松、地产股的维稳、教育行业的新规等等。但到了月底因为三季报的因素不少品种业绩不达预期,导致资金再度调仓换股,形势又变得复杂。
10月指数看上去不错,实际上要赚钱很困难,可以定义为市场就是指数行情,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涨的好的居然是汇丰控股()、渣打银行()这类,还有就是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这些。老热点方面碳中和因为前期涨幅过大,只有部分的高抛低吸的机会,相对而言汽车板块整体表现最为坚挺,如比亚迪()、长城汽车(),还有几只转型新能源方面的港华燃气()、创维集团()。所以这种行情其实特别难受,尤其是月尾的持续杀跌,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类个股更是哀鸿遍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10月的市场并不好。反而亏损的投资者更多。
进入11月,整体大环境并没有明显的改观,而且还会受到各种事件的干扰,具体如下:
1,本月月初重头戏就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市场的预期是美联储会开启TAPER。虽然9月非农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不过失业率超预期下探至4.8%,显示劳动力市场稳步复苏。数据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疫情因素,导致*府部门缩减12.3万人,其中地方*府教育和州*府教育共缩减16.1万人。疫情扭曲了大部分公立和私立学校开学时间以及相关人员配置,对新员工的招聘有滞后现象。在疫情逐步恢复及疫苗的不断接种,预计接下来非农数据将好转。另外,加拿大央行意外宣布结束量化宽松,并暗示潜在加息时机提前。巴西央行持续在加息。可见,全球范围的流行性收缩已经箭在弦上。
有机构预期美联储在12月开始实施TAPER、持续7-9个月,也有认为会在明年开始实施。这个差别都不大。因为对于TAPER基本都是在预期之中,有悬念的是对于明年是否加息才是关键信息。根据最新的预测,第一次加息有65%的可能性在6月到来,第二次最快在9月(51%),第三次加息有51%的可能性在年2月到来。另外,要注意英国央行也将公布议息会议决议,有可能启动首次加息。
2、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将于年2月4日结束,目前拜登尚未做出提名。根据历史经验,总统往往会在不晚于11月提名下一任主席人选,以便让参议院有足够的时间投票通过。虽然历史上美联储主席基本都会连任,但近期因鲍威尔和多名美联储官员被曝出股票交易记录,反对鲍威尔连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即便换人总体的冲击不大,只会有短暂的影响,因为继任的会更加偏鸽。
3、9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临时拨款法案,10月12日通过临时债务上限法案,这两项法案维持*府资金运转至12月3日,从而暂时避免了*府停摆风险,但这也意味着11月将是达成新财年预算案和债务上限的关键窗口期。需要密切追踪后续的消息,万一出现不利因素对市场影响较大。
4、中美关系也是重要变量,比较好的方面是中美之间加强了沟通,多个层面都表达了各自的诉求,但在核心关切方面要达成一致显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方面是最大的未知。从积极方面来看,如果在关税等问题上有进展则对双方经济都会产生良性刺激。但如果出现恶化,比如说在台海方面引发矛盾激化,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压力。
从以上来看,看上去问题比较多,不过,市场的运行也不能简单的线性外推。外部环境愈是不理想,*策层面的预期就会愈强。
因此,不妨等待各种不利因素的明朗。资金的动向会跟随*策的动向不断进行调整,多观察敏感度高的地产、互联网巨头的走向。
总体的判断是11月不会太悲观。因为机构日子艰难也必须要有所作为。板块的分化会持续,回避受经济影响大的品种,追随机构的步伐方为上策。
11月的投资策略:两手准备
智通财经10月金股继续跑赢大盘。同期恒指最大涨幅6.34%,10月十大金股平均最大涨幅8.96%。10月十大金股月度最大涨幅具体如下:港华燃气()涨14.8%、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涨14.33%、希玛眼科()涨14.09%、兖州煤业()涨10.43%、
京能清洁能源()涨8.1%、太平洋航运()涨7.32%、中广核电力()涨7.18%、华润置地()涨5.98%、招商局港口()涨5.13%、深圳高速公路()涨2.19%。
10月市场走成指数行情是预料不到的,上月金股能取得这种成绩也算不错。策略是很贴切的:积极防御。因为市场的本质是防御,指数的上涨又积极。
11月市场依然是复杂多变,但脉络并不清晰,策略上: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是经济形势弱化之下,大部分个股业绩难见起色,只有边际出现好转的行业才会受到市场的追捧,不追求绝对的价值,更多的是预期差,主要方向是大消费类;另一方面,随着三季报的结束,业绩的冲击趋于减弱,市场会对成长类个股提高风险偏好,尤其是国家*策驱动的风光电及新能源方向。刺激因素如11月联合国气候大会等等。
具体品种:
风电类:金风科技()
汽车类:吉利汽车()、耐世特()
猪肉类:中粮家佳康()
乳业:蒙牛乳业()
啤酒:华润啤酒()
电子类:信利国际()
云业务:伟仕佳杰()
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
燃气:北京控股()
详细清单如下:
1、金风科技()
金风科技()今年首三季营业收入.5亿元人民币,按年下降9.4%,录得纯利30.13亿元人民币,增长45.6%,创新高。中金公司发表报告指,由於金风科技在第三季入账约4.4亿元人民币减值损失,相信实际业绩会更好,第三季业绩亦较市场预期好,风力发电机组出货量增长,毛利率稳健。该行将金风科技H股目标价上调11.7%至23.68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中金预计,金风科技出货量在明年恢复增长,并受惠於*策支持以及成本因技术进步大幅下降,将金风科技今明年两年净利润预测各上调5.6%。
2、吉利汽车()
作为在电动化及智能化汽车领域的行业领先者之一,目前吉利汽车各品牌矩阵高端化进展顺利。吉利品牌的高端系列中国星年9月销量达到2.2万台,星越L9月份销量达辆,累计订单突破6万台。星瑞9月份销量达辆,上市以来月均销量过万。“中国星”系列在手订单充足,供应端的限制导致其销量无法完全释放,4Q21随着芯片供应的缓解,中国星系列有望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吉利汽车与沃尔沃的合资品牌领克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4.8万辆(+40%),基于SPA架构打造的中大型豪华智能SUV领克09开启预售,预售首日共获订单辆。领克计划未来3年将基于CMA和SPA等平台打造超过6款新车。极氪开启吉利纯电智能车攻势,预订均价达33.5万,4年内将有6款极氪新车,剑指65万台年销量。最新催化:吉利自研首枚7纳米制程车规级SOC“智能座舱芯片”芯片即将量产;年,将推出首颗7纳米、高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年推出5纳米制程的自动驾驶芯片,并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3、耐世特()在北美汽车销量强劲增长带动下,福特(F.US)第三季度业绩好于预期。福特高管将公司北美市场的表现归功于最近转型的产品组合,包括野马Mach-E、Bronco系列以及重新设计的F-皮卡等新产品。同时,针对即将推出的F-Lightning纯电动皮卡,福特决定上调一倍其年度计划产量至80,辆。据中报信息,耐世特在今年新投产项目里就包括福特野马Bronco等产品。耐世特还表示,福特F-电动皮卡也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投产。最新数据显示,来自通用(GM.US)、福特在内的北美洲地区客户的营收在集团中占比高达59.5%。公司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达13.4亿美元,显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公司亚太区业务EBITDA利润率维持稳健。
4、中粮家佳康()10月中旬开始我国生猪价格持续反弹,认为需求好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生猪出栏均重下行等因素造成短期供给收缩,造成价格的短期显著反弹。农业农村部分析,随着天气转凉,猪肉价格偏低,多地提前腌腊、灌香肠,加之收储影响,终端需求明显好转。业内人士认为,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一轮生猪去栏周期不可避免。同时,当前的*策导向在推动猪价企稳。国信证券认为生猪养殖板块今年将继续享受顺风,主要由于猪肉价格回落速度较预期慢,及公司出栏量将较去年翻倍;生鲜猪肉及肉制品业务都受惠于猪肉价格回落,迎来盈利改善;肉类进口业务去年受疫情影响,产生较大额度存货减值,管理层预计今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后肉类进口业务也更加着眼于服务,对公司今年业绩保持乐观,公司目前股价对应3.9x年预测PE,较A股生猪养殖同行明显低估,较生鲜猪肉食品生产商万州国际也是明显低估。中粮家佳康的估值仍处于低位,向上修复仍有空间。
5、蒙牛乳业()当前公司奶酪品类地位领先,低温儿童奶酪领衔成长,继续保持清晰而超前的产品策略,“低温做精,常温做宽”,不断创新。一方面对低温产品优化升级,如近期推出的原制干酪奶酪条,未来或陆续推出有机、零添加等高端产品。另一方面,9月中已经推出常温奶酪棒,后续仍会加快其他常温新品的推出,常温起量后或具备打造单独品牌条件。常温产品定位大众(但成本优势使得与原有低温产品毛利率相近),且在渠道上形成增量(经销商区隔,期望覆盖-万个常温终端,侧重于流通,而低温有效终端约60万个以内,侧重于KA、便利渠道)。公司产能建设超前,设备与技术领先,新品储备充足,包括低温、常温及餐桌奶酪等,随着定增落地会加快更多产品推出速度,覆盖更多人群及消费场景,预计公司销售规模稳步扩张,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改善。
6、华润啤酒()摩根士丹利发表技术意见报告,相信华润啤酒(.HK)未来60天股价将上升,料发生概率70%至80%,予其“增持”评级及目标价78港元。该行指,华润啤酒近期股价经调整后,认为价值正显现,相信调整已大致反映行业于今年第三季销量按年下跌6%(受到新冠疫情反覆的影响)。据该行透过行业了解,华润啤酒在主要的次品牌及以上产品,包括SuperX、喜力及Marrsgreen等带动下,高端化趋势稳固。大摩指内地啤酒行业或潜在加价,将可成催化剂,并认为华润啤酒现价仅相当于年预测市盈率29倍,料其年至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33%,认为其估值吸引。
7、信利国际()该集团截至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未经审核累计综合营业净额约为.81亿港元,较截至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累计综合营业净额约.36亿港元增加约3.4%。新华汇富此前认为车载显示器出货量可保持稳健增长。行业上行周期下,该机构认为公司利润率将进一步提升,行业估值可能上调。
8、伟仕佳杰()作为新基建核心业务一条龙服务供应商,企业系统业务仍是核心驱动,云管服务成功跻身第一梯队,一体化云服务模式支持未来云计算业务高速增长。年4月正式启动华为云合作,打造全国各地赋能中心及云服务团队,其中佳杰云星支持华为云全系列产品,成为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电商客户方面,公司第二大客户京东和第五大客户Shopee销售额分别同比+29%/+%;消费电子领域,移动电话/个人存储/个人电脑/打印机显示器销售额分别同比+72%/+32%/+25%/+22%,消费习惯的改变为公司带来长期发展空间。根据IDC统计,公司在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厂商市场份额为3.8%,排名第五,公司云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并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9、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近日公布,于年10月22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江苏金斯瑞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mRNA疫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及其商业化生产签订总服务协议。公告称,沃森将成为项目的申报主体,而金斯瑞蓬勃生物将成为项目质粒商业化生产的独家服务供应商。金斯瑞蓬勃生物首席执行官BrianMin博士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肆虐,艾博生物在疫情之初即迅速开展该项目,成为是中国首个、全球第四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的项目,为这样有意义的项目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同时,金斯瑞蓬勃生物也肩负抗击新冠的使命,我们相信依托于金斯瑞蓬勃生物的高质量以及经验丰富的质粒生产平台,将与各合作方一起实现该新冠mRNA疫苗产品的早日上市,助力全球抗击疫情。”
10、北京控股()公司天然气业务表现在疫情过后预计于下半年有改善,但作为以天然气为中心(上半年盈利占比66%)的综合企业,认为公司在应对年后天然气消费不确定性的业务转型方面,落后于其他天然气公用行业的同业。花旗发表研究报告上调北京控股(.HK)至23年盈利预测,分别13%、7%及7%,以反映管道气体和固体废物处理的经常性盈利增长、以及今年上半年录得17.17亿港元的出售收益,抵销俄罗斯油田的生产减少。该行指,由于北京燃气或陕西-北京管道没有派息,公司派息比率上限17.5%。公司监管风险低,股息率为4.4%属吸引。
(文/万永强智通财经研究中心总监)
免责申明:文章股票只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