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期有位名叫曹操的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而且善于管理军队。东汉末年时期,王室衰败,天下一片混乱,中原地区的人民群众连年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有苦说不出。公元年,曹操率兵击败了兖州黄巾军,夺得了士兵30万人,他选择了精明英勇的人,组成了属于自己的“青州兵”,进行了逐鹿中原。
中原地区太过混乱,所以粮食很缺乏,曹操意识到问题后,开始招募农民进行种田,囤积粮食,为壮大兵力打下的基础。
公元年,袁绍调动十万兵力向当时只有一两万人的曹操发起进攻,两大军队在官渡对战,而曹操诡计多端,夜袭乌巢,而袁绍手下的将军紧接着向曹操投降,顿时袁军大乱,他只带了八百多人逃离到了河北,此次战役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在文学影响上,曹操使五言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使四言诗重新得到了宠幸。曹操的诗歌很宏伟,直击人心,而且他还非常重视文化,随后几年里,在经济有了基础上,他开始下令建立学校,提倡文学创作,提拔文人。正是曹操这种做法,才有了后来我国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时期。
在统一北方时,曹操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采取了对社会进步有利的方法,在经济上打击豪强,为农民减轻了不少负担,重视囤田,兴修水利,对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怪不得当时有人就说,曹操是能治理乱世的能人,鲁迅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个英雄”。
曹操在很小的时候,非常顽劣,而且胆子很大,富有心计。
据《世说新语》记载,有次曹操和袁绍一起去看人家办婚事。半夜溜进主人园内,大声喊道:”有贼!“房间里的人都被吓住了,跑了出去,曹操借此机会,溜了进去,拿刀劫持了新娘,和袁绍一起跑了出去。袁绍由于当时太慌张,一不小心掉进了荆棘丛里,不能动弹,怎么挣扎都出不来,眼看着人家就要追过来了,曹操在一旁大喊:“贼在这里。“袁绍当时被吓的一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下跳了出来,和曹操一起逃走了。
公元年,草擦和袁绍准备一起率兵攻打董卓,有一次他们商量如何一统天下的问题,袁绍问到:“如果这次讨伐董卓失败,我们靠什么去得天下?”曹操却反问他:“你觉得呢?”袁绍说道:“我会把河北占据,将北方作为基础,向南方进攻夺得天下。”曹操道:“我只需要招聚天下的能人,在哪都一样成功。”而正是曹操这一重视人才的思想,才使曹操为自己和后人夺得了天下。
公元年,曹操由于不善于水战,被吴蜀两军击败,曹操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华容道,曹操实力大损,迫使三国鼎立的局势形成,而他快速发展的气势被遏制。曹操并没有气馁,他吸取教训,外部加强防御,内部集结强权,稳定军心,整备军队,经过两年的整顿和发展,曹操的兵力得到了回复和加强,同时也具备了再次征战的条件。
曹操一生中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儿子,除了曹丕、曹彰、曹植外,最重视的就属曹冲了。曹冲从小就聪明过人,曹操很喜欢他,经常有曹操下令砍头的人,都是曹冲为他们求的情,而曹操只能答应,可见曹操有多么重视他。但不幸的是,曹冲因得病死了,此时才十三岁,曹操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