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齐鲁样板兖州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九成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自从今年年初在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设备,30岁的王海村种粮大户张倩如用手机就能浇完80多亩麦子。“三月和五月两次浇地都是用的这个智能喷灌系统,在家里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操控浇地。”张倩如说。虽说可以远程操控,但她爸不放心,还是往地里跑,“他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张倩如麦田里的喷灌设备

王海村所在的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号称“兖州西北粮仓”,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5.5万亩。目前,该镇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75%,种粮大户多家。小孟镇不仅热衷种粮,而且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攀升。“近十年,我们的粮食平均亩产提了两三百斤,水肥人工等成本也逐年下降,综合下来人均每年可增收元。”小孟镇分管农业副镇长解林说。粮食产量的逐年提升,得益于当地不断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兖州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全境平原,位于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玉米优势产业带内,是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始终保持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年,兖州就开始推进以农田路网、灌溉管道、沟渠、桥涵等硬件设施改造提升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年前,兖州高标准农田已建设了30多万亩。”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项目科科长蒋明波说。年“机构改革”后,原来水利、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一划归农业部门。兖州继续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提速、再提标、再提质。—年,又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

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显示的农业灌溉信息大数据

“一方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高要求相结合,努力提高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标准水平;另一方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绿色发展高要求相结合,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新技术,加强数字农业、良种良法、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与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水平。”蒋明波说。现在,兖州形成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实时监测和智慧灌溉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新模式。

“我们实现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程数字化管理。工程建设实现实时监管、图像资料实时留存、质量把控全程留痕;数据长久保存随时可查,有利于审计结算和后期责任追究;施工、监理、审计人员现场实时定位,轨迹实时上传,全程谁施工、谁监理、谁审计都有记录,每个施工环节都有留痕,实现了工程问题可追溯。”蒋明波说。年兖州区承担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涉及5个镇2个街道,近20个片区,片区间距远,工程分布散,施工单位多,人员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当地建立的项目建设监管平台和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小孟镇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物联网监测站

气象监测仪、植物病菌孢子捕捉器、可视监控探头……在小孟镇梁家村地头上,一座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物联网监测站十分显眼。这座监测站里集合了机井智能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生态远程监控系统、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物联网墒情气象管理系统等。

环境监控云平台后台显示梁家村实时数据

“这里可实时监测田间光照、风力、降雨等气象条件和土壤墒情、地力变化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农业生产信息,在监测点进行实时播报,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信息传输到相关农技人员和农户手机APP终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负责承建当地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监测部分项目的山东浩坤润土水利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薪婷说。这里还可以实现对农业病虫害自动预测预警。“我们后台有多种虫害模型数据,通过田间监测点自动捕获收集农业病虫害样本信息,并传输到专业技术人员和植保部门,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进行科学防治。”

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

“现在兖州大田灌溉全面实现了‘PVC管道+射频器控制’的半智能化管理,即划卡浇地,通过分布在兖州各乡镇的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物联网监测站可以实现对周边农田灌溉情况的自动化监测。”蒋明波说。通过远传技术,将全区高标准农田内机电井纳入统一平台,可实现项目区每个村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特别是农用井运行情况,每一眼井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开机时间、用电量、出水量等信息都能够在该系统实时查看。“防止有些项目建成只能看不能用的形象工程,也能实现农田灌溉信息的收集分析。”

物联网墒情气象管理系统

通过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兖州还实现了对部分高效节水灌溉试点田的智能化管理。“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日益发展,以往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下的‘pvc管道+窄短畦’的灌溉模式已不能满足土地规模经营的需要,我们在项目区全面实现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根据种植作物和经营模式的不同,试验推广了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指针式喷灌、平移机喷灌、卷盘式喷灌机移动喷灌和叠片式压力补偿滴灌、紊流器小管出流滴灌等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同时全面配套水肥一体化和自动化控制灌溉系统,从而满足了土地规模经营自动化灌溉的需要。”蒋明波说。利用手机终端APP可随时随地控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的灌溉、施肥,大大节约了水肥、人力、时间等生产成本。“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65提升到了0.85,人工成本降低三四倍,两季粮食亩产提高公斤左右。”

截至年底,兖州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40.8万亩,占当地总耕地面积的90.6%。“今年我们又有3.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届时全区高标准农田覆盖率将要超过98%。”蒋明波说。以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愈发智能化的兖州高标准农田将有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祝超群通讯员张慧张美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