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杜甫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的背包客 [复制链接]

1#

开元十九年,杜甫加冠成人就跑了出来。正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选自杜甫《壮游》)。年轻的他依水路之便利,一路火花带闪电漫游吴越齐赵等地。杜甫在游历吴越时期,曾回过洛阳一次。在归回洛阳途中,游历奉天寺。做下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选自《游龙门奉天寺》)。玩得好好的为啥突然要回去呢?全国统一公务员考试,很不幸我们的杜欧巴落榜了。落榜之后杜甫无心归家一溜烟跑了。这一次他遇到了命中的那个他——李白。

当时的杜甫二十四岁,遇到颇具男人味的中年帅大叔李白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毕竟都是文化圈里混的。二人同游齐鲁大地,也就是在这期间杜甫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登高》。走着走着,又遇见一位老朋友——高适。此人与李白熟识。比我们杜公子大八岁,于是双人游变成了三人行,三人同游梁宋,也就是当今开封,商丘等地。后来杜甫曾在《昔游》与《遣怀》中提到昔者与高李,晚登单夫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三人皆是好酒之徒。在杜甫一首赠《李白》中可以看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杜甫心中,这才是他心心念念的最最畅快的生活。

杜甫和李白自从兖州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重游江东。此生再无相见,只能以诗歌传情。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提到: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汾水,浩荡寄南征。哈哈哈哈,翻译过来就是,小杜,我想你啦。我来这沙丘城我都不知道干嘛。饮酒赏乐也不开心,伦家就是想你了。而杜甫后来也以酒抒怀。表达郁闷,等他溜达到长安自会提到。既然有这么傲娇的朋友,小杜也没少夸他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春日忆李白》),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不见》)。

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四年。杜甫今年三十五了,继上次也就是十一年前的那次全国公务员考试失利后,为了养家糊口,便作为儒生成为权贵门上客。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杜甫向当朝献赋,与贵人投赠。大约是在长安的第二年,曾作一篇《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投与尚书左丞韦济,这便是那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出处。为表达自己不得志,他说出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愤懑之言。这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尽显桀骜不驯。若是杜甫知道十年后的自己是如何光景?估计会默默的把这首诗迅速撤回。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四十四岁的杜甫辗转来到了陕西。山河破碎,百姓遭劫。杜甫的诗逐渐的走向了为百姓开心言,为国家奏哀声。杜甫在《兵车行》中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即使皇帝开始了流浪计划,可这场战争还是结束了。安禄山反,安庆绪杀,郭子仪兴,史思明降。公元年,杜甫官拜左拾遗。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官了。

然而史思明也反了。他这左拾遗做得还不到两年。就又不得不离京。杜甫具有代表性的极具价值的现实主义作作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正是形成于此时期。乾元二年杜甫四十八岁,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一路之上见强征赋敛,徭役大兴,俢关备战,民不聊生。一路上作下这六首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治的强劲之作。这六首诗,不仅充分的暴露了战争的罪恶,更是将杜甫那纠结的内心表达的淋漓尽致。

肃宗上元二年,杜甫五十岁了。这一年史朝义杀史思明。又是杀戮,杜甫此时身在成都草堂。由好友严武供给生活。这年冬天,杜甫很开心。高适来看他了,这个冬天霎时间就不会因为风雪的狂躁而显得那么冷酷无情。挚友的问候所带来的温暖估计就像市委书记到老乡家里慰问一样。那叫一个激动啊!老友见面当然要痛饮啊,那一口口辛辣落入腹中,这漂泊之苦也就随着热气全消。而这个冬天一过,宝应元年李太白仙逝了,而杜甫依旧在路上。

宝应二年,这一年应该是国家最最走运的一年。李怀仙斩杀史思明。还在梓州的杜甫喜极而泣作下那首全家癫狂的诗作《闻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国家可算是打了个大胜仗,瞧把杜甫乐的,估计都找不找北了。广德二年,杜甫五十三岁。这一年他依旧要继续出游。正月前,估计还没过元宵节呢。这是倒霉*府来了个小插曲,特邀杜甫为京兆功曹参*。这次杜宝宝很傲娇的说:人家已经定好了出行计划,不能应召喽。说是这么说。同年二月,严武再次回蜀地镇守。杜甫一听,得嘞,哪也不去了。再回成都吧。三月,即归成都。严武也不含糊,回来了就是一家人,你那草堂估计还能住,产权是不是你的无所谓,你就安安稳稳得住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基友。果然有个关系过硬的好盆友真是棒极了。

六月,杜甫迎来了铁树开花,*府任命他为校检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带。所以,后世的人们也称呼杜甫杜工部。首先大家要知道校检的意思就是你只是名誉性的哦。工部就是管理工程建设建设的都是大土墙,大土坑。所以这年秋天,在任的杜甫就有小情绪了,他就不开心了,宝宝要辞职。所以请假就回草堂消遣去也。回到成都的草堂呢?也是在这一年内与严武唱和最密。官场的尔虞我诈,怎比得上和朋友在一起乐乐呵呵的呢。不知道如果李白还活着,如果李白杜甫还能遇见的话,那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永泰一年,杜甫五十四岁。五月辞职后人家一家人离开草堂开始吃着火锅作着诗,后面还跟着一辆驴车的四川游。辞职后的三四年里,杜甫一直都在游啊游。大历元年,五十五岁的杜甫做下那篇堪称回忆录的巨作——《壮游》。杜甫是一位有骨气的诗人。封建王朝的压迫并没有压垮我,我一直都在无尽的反抗斗争之中。即便是游尽了华夏河山,仍旧是然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公元庚戌代宗大历五年。杜甫五十九岁。自从去年岁末。杜甫就驾一叶扁舟四处漂流。飘啊飘,在这自由自在的漂泊途中他又遇见了老大哥高适。这就是旅途的乐趣,不要刻意的相约,玩的就是刺激。春末,巧遇李龟年。这已经是杜甫生命的晚期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安史之乱不仅击碎了万里河山,还有深宫中的梨园戏子。李龟年就是那安史之乱后枯萎的人物。可是杜甫不会再激愤的抨击,它只是用寻常见与几度闻来对比。时代的变乱总是那么无情。还记得老杜那句诗吗: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想那么多没必要了,消停的语出惊人就好

时间真快啊,冬天来了。水面上孤零零的漂着一叶小舟。舟内没有小火炉,只有一个白发老翁和一壶冷酒。公元年,杜甫长眠在这艘小船里结束了驴友生涯。前一秒他还在想着太白放歌,严武对饮。可是下一秒,他倦了,他该歇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的脑海中绘成锦绣画卷。在梦里,国未破,人未老,江山依旧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