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魏蜀吴三国鼎立,为何不向华夏之外扩张却互 [复制链接]

1#

三国时期,魏、蜀、吴并立,成为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开创封建制度以来第一个在中国并存的三个国家,从公元年曹魏篡汉到公元年晋朝统一,三国鼎足而立长达60年之久,魏、蜀、吴三国相互攻伐。互相争斗,试图杀死对方,为什么从来没有扩张到中国以外的地方?

先大致看一下三国的位置,魏国占据了中国的核心地区,整个*河流域。包括*河南北、长江以北和关中平原,占据了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即: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徐州、豫州、兖州、泗沥州。凉州,魏国在乌桓以北,鲜卑人占据了北方,魏国的东边是大海。而魏国的西边就是匈奴和鲜卑人占据的草原。南边是东吴*权和蜀汉*权。

东吴*权位于东南,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控制区域在江南,包括扬州、交州和荆州大部,东吴的势力范围一直向南延伸到今天的越南中部。而且到了今天的台湾岛上抢劫人口,东边是东吴的大海,西边是蜀汉的*权。北边是曹魏*权,东吴除了向南扩张,没有其他方向扩张势力。

蜀汉*权地处西南,占据整个四川盆地,主要控制区域只有一个益州,即在以四川、重庆为主要疆域的云贵川三省,云南、贵州只能算是控制松散,蜀汉东部是东吴*权,无法扩张。西边是辽阔的青藏高原,飞不过去,北边强大的曹魏*权不可逾越。同样只能向南扩展,诸葛亮在南方的南面,最远到达了今天的云南滇池。

魏、蜀、吴三国地理位置差不多,除了魏国可以向更多的方向发展。蜀汉*权和东吴*权只能向南扩张,比如蜀汉再往南就是今天的缅甸,西南就是今天的印度。似乎还可以扩张,东吴再往南扩张就是今天的中南半岛,也就是东南亚。看来还可以扩大,而且曹魏的方向比较多,往东北就是朝鲜。往北是东三省,往西北是蒙古,再远一点是西域。今天的新疆和中亚,为什么三个国家都没有向外扩张的打算?而且还得为中原地区而战?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统一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统一思想的明确记载,如:《公羊传》

隐公元年:王正月如何?大统一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说周王正月?这是为了显示大一统,整个天下都在执行周王的法令。春秋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主要是指诸侯臣服于周天子。后来延伸到封建王朝统一全国,这是一个*权得到认可的根本原因,大统一思想在秦始皇身上得到了彻底的贯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真正的大统一,文字相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语言,只要你能想到的,或者皇帝认为有必要的,就已经统一了。没有统一,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君主的权威就会削弱。所以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上台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统一。[3]西汉地图

这一思想在汉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汉武帝时期,进行大规模的领土扩张,不断输出汉朝的势力和价值观。开辟了河西走廊,控制了西域,征服了西南,朝鲜和汉朝的四个郡都开放了,到目前为止,汉朝完成了对周边地区的征服和扩张。汉宣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汉朝征服的地区也成为华夏族的传统势力范围。

到三国时期,世界上首次出现了三国并存的现象。深受当时儒家经典的影响,只有三国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思想,所以魏、蜀、吴国三国都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因为只有消灭对方,三国统一,恢复汉朝鼎盛时的势力范围,才是真正的统一。这真是一个统一的世界。

其实魏、蜀、吴都对外扩张,如曹操时代的曹魏、在曹丕王朝时期,针对外族对中原的威胁采取了*事行动。它开辟了河西走廊,并派使者出使西域,宣告了魏朝对西域的统治。司马懿北征辽东,取公孙渊,正式控制整个辽东地区,直指朝鲜。东吴下的州,即今天的两广地区,包括海南和越南中部都是东吴扩张时期夺取的。孙权还派兵到台湾抢夺人口,至于更远的中南半岛,因为已经不在汉朝的控制之下,孙权没有必要继续南下。他的重心在中原地区。

诸葛亮南征蜀汉*权有诸葛亮在南方,但仅此一次。诸葛亮的目的是北方的中原地区,因为越往南或者西南的地方从来没有被汉朝控制过,然后是一段很长的路,蜀汉不可能放弃中原而大举南下,那样的话蜀汉早就灭亡了。不属于中华文明。大统一也包括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的统一。魏、蜀、吴三国都属于中华文明。他们不仅要在*事上争夺领土,也要在文化上争夺中国的正统。他们不可能离开脚下的这片土地,远赴万里之外的异乡,发展完全未知的文明。吴三国不可能扩张得太远,只需要恢复汉朝鼎盛时期的土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