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棱镜诺亚京东与商人罗静,谁操盘了34亿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作者

江晓川编辑

杨颢

一起高达34亿的爆雷事件,一天之内演变成了一场“罗生门”。

7月8日晚间、美股开盘前,在美上市的诺亚财富(NOAH.NYSE)发布公告,称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基金(创世核心企业私募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供应链融资,总金额为34亿元人民币。因承兴事件影响,该产品发生延期。

此前的7月5日,承兴国际控股(.HK)及博信股份(.SH)发布公告称实际控股人罗静,于6月20日被上海杨浦警方刑事拘留。

公告一出,业内哗然。而诺亚财富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在9日进一步表态称,罗静被刑拘原因系“涉嫌欺诈”。她说,诺亚旗下基金向承兴国际相关方就后者与京东之间的应收账款提供供应链融资。作为质权人,歌斐持有约34亿元人民币相关资产或大幅减值。

诺亚的重要关联方歌斐资产则表示,已将承兴和京东告上法庭。

然而,作为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京东,却立即给予了回击,称对承兴供应链融资一事“毫不知情”,并质疑歌斐推卸“风控存在重大缺陷”的责任。

7月9日晚间,京东进一步表示,警方在调查中所出具多份应收账款确认回执经核实均为伪造。

围绕这34亿的金融资产,谁在说谎?谁又是真正的受害者?

一位资深供应链金融公司高管告诉《棱镜》,供应链金融领域“最大的风险就是欺诈”,因此,金融机构应当做好风控措施。

而一位险资背景资管公司从业者向《棱镜》表示,根据其了解,承兴除了让诺亚“踩雷”外,还让其他机构也纷纷“中招”,包括云南信托、摩山商业保理等。

“毫不知情”的京东与“受害者”诺亚

按照诺亚的说法,承兴就其与京东之间的应收账款,在诺亚重要关联资管公司“歌斐资产”处进行供应链融资。

据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益信托网上提供的信息显示,歌斐资产发行的“创世核心企业集定私募基金”期限13个月,预期收益7.7%,用以购买广东承兴(即承兴国际关联方)对京东的应收账款。

项目约定债务人京东到期还款,或广东承兴回购。

基金业协会的基金公示数据显示,命中“创世核心企业”的38只基金均为歌斐旗下公司管理,其中“创世核心企业集定私募基金”显示正在运作;而创世核心企业一号和四号基金则显示延期清算。

但针对京东是否真有参与爆雷基金,京东与诺亚已打起了口水战,双方各执一词。

京东7月9日对《棱镜》表示,“承兴涉嫌伪造和京东的业务合同对外诈骗”。

对此,歌斐的一位代表明确表示,“不认可京东的这一说法”。她告诉《棱镜》,承兴国际相关方为京东供应商,其与京东存在大量长期交易。这一表态似乎暗示,歌斐同样是事件的受害者,在基础资产风控方面问题不大。

但京东在随后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对于广东承兴作为其普通供应商的承兴国际关联方涉嫌伪造合同的行为“毫不知情”。

京东还质疑歌斐“推卸责任”,称歌斐在被诈骗的过程中“至始至终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和京东进行合同真实性的验证”,暴露了歌斐“在合规和风险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

歌斐的代表则称,“歌斐已经就这一供应链融资对承兴和京东提起司法诉讼,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并尊重司法调查的结果。”

央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确能够查询到广东承兴的应收账款质押和转让登记,并能查看到京东的应收账款确认函。但京东表示,警方调查中出具的多份所谓未结账款确认函经核实均为伪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征信中心在年即发布声明,称这一登记公示系统“不是动产所有权确权登记系统…不对内容涉及的交易真实性进行审查”。

承兴合同“欺诈”的几种可能性

一位资深供应链金融公司高管对《棱镜》分析称,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若此前流出的交易结构图属实,那么京东应当对承兴的保理融资知情:京东知悉应收账款转让至歌斐,并将在后续将应付账款付至诺亚制定的账户。

对于这种“明保理”,即京东知晓债权方承兴将债权转让给歌斐,“那么一般要求各方同时在场:资金方与借款方同时去京东当面确权,往往还要留视频影像佐证,并核实盖章的人是否是京东员工”。该人士对《棱镜》描述了通常的确权流程。

所谓确权,指的是歌斐得确认基础资产的真实性。同时,京东确认知晓并同意债权方承兴将债权转让给歌斐。

如果要造假,此前也出现过诈骗者“在买方楼里租一间办公室,伪装成买方财务人员,私刻萝卜章”的案例。目前尚不清楚歌斐是否也遭遇到这样的状况。

例如,兖州煤业(.SH)曾在年8月公告,称恒丰电力“涉嫌伪造兖州煤业公司印章,虚构对兖州煤业的应收账款,在相关金融机构办理保理业务”。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即便没有当面确权的环节,也需要诺亚直接与京东沟通,获取确认函。但京东否认知晓相关情况,一种可能性是京东员工违规开具了确认函,另一种则可能在于诺亚风控不严,让造假者钻了空子。

此外,确权环节涉及的文档众多,全套伪造自然有可能,但“增值税专用发票细心一点是能核对出真假”,“如果金额巨大,几十亿,单据众多,每单几万块,很多公司就会偷懒”——该资深人士提到了可能的风控漏洞。

另一个可能的漏洞在于,若交易真如交易结构图所示,引入广东中诚作为第三方担保公司,“融资方又是港股上市公司,承诺回购,那么,歌斐的风控有可能不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