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国初期豫州势力变化袁术割据六年败走,曹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

公元年,汉灵帝中平六年,关东群雄起兵讨董,彻底拉开了汉末群雄逐鹿的大幕。

在参与讨董的十八镇诸侯之中,几乎每一位都在汉末乱世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唯有一镇诸侯,常常被我们大家所忽略。

他就是豫州刺史孔伷。

其他诸侯虽然没有在斗争中胜出,但至少史书中还记录了一个结局。唯有这位孔刺史,除了在讨董过程中露了一次脸之外,就神秘地从史书中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而孔伷治下的豫州,更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我们都知道,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各州郡的归顺都很清晰。就像是公孙瓒治幽州、袁绍治冀州、吕布治徐州,曹操是将这些人一一击败,最终才统一了北方。

而同样作为曹操地盘之一的豫州,却像是突然间就到了曹操手下一般,很少有人知道豫州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到了曹操的治下。

但实际上,豫州的归属看起来虽然散乱,但只要顺着三条时间线去看,还是很容易捋顺清楚的。

豫州地图

孔伷时期(年-年)

在董卓乱政之前,豫州自然是归于是东汉王朝,这个无需多言。

公元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为了向地方势力释放善意,董卓册封了一大批官员,其中就包括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张邈,南阳太守张咨,以及豫州刺史孔伷。

至此,豫州进入了孔伷时代。

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三国志·蜀书八·许靖传》

当时豫州下辖两郡四国,分别是颍川郡、汝南郡、陈国、梁国、鲁国、沛国。

孔伷本是文人出身,又是初来乍到,自然对豫州的掌控能力不是那么强,势力范围主要就集中在颍川郡附近。至于其他各郡国,都有自己的割据势力,汝南郡还有不少黄巾军的残党,基本上只能与孔伷做到互不侵犯。

孔伷名义上是豫州刺史,但真正能控制的地盘,也就是颍川郡这一亩三分地。

那么到了公元年,孔伷参与了讨董之战后,便神秘的消失了。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史书上也没有交代。但从董卓曾派人到颍川郡进行一番劫掠可以推算,孔伷大概率就是丧生于乱军之中,或者就是全军覆没之后,不得已隐居了起来。

因掠陈留、颍川诸县,杀略男女,所过无复遗类。——《后汉书·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颍川郡地图

袁术时代(年-年)

孔伷黯然退场之后,袁术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袁术本来是没有受到册封的,但由于他四世三公的出身,成功招揽到了一个强大的外援,也就是长沙太守孙坚。

在诸侯讨董前夕,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让袁术领了南阳太守之位,接管了张咨麾下的兵马。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十八镇诸侯之中,袁术会以南阳太守身份出现的直接原因。

讨董结束之后,又恰逢孔伷消失,豫州群龙无首,袁术便开始向豫州扩张。

汝南袁氏本就出身豫州,袁术身为袁氏嫡子,在豫州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袁术有意入主豫州之后,就连汝南、颍川等地的黄巾余党也愿意归附袁术。

等于说是在公元年前后,除了拒国而守的陈王刘宠,豫州其他郡国基本上就归入了袁术麾下。

在这种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袁术本该自领豫州刺史。但是考虑到东汉施行“三互法”,地方官要实行籍贯回避,那么作为汝南人的袁术,自然也就没法担任豫州刺史。

于是为了激励自己手下头号打手孙坚,袁术便上表天子,加封孙坚为豫州刺史,好让孙坚可以更好的为自己效力。

术又表坚领豫州刺史,使率荆、豫之卒,击破董卓于阳人。——《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年-年这段时间,可以算得上是袁术最得意的时间。不但破董卓于阳人,还击败了袁绍来犯的兵马。不过随着孙坚在荆州战死,袁术的情况也变得非常尴尬。

袁术的大本营在荆北南阳郡,主战场却在豫州境内。这样一来,战线拉得过长,很容易就会被切割包抄,从而让自己陷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于是在年初,袁术退出了南阳,将全部重心都转移到了豫州,准备北上与兖州曹操、冀州袁绍一决高下。

全面入主豫州之后,袁术气势如虹,主动北上进攻兖州的曹操。结果袁术势力膨胀太快,招致袁绍的忌惮,便发兵援助曹操。

结果匡亭一战,袁术大败,被曹操率军一路追到了梁国境内。而豫州四国之一的梁国,也就是从此落入了曹操之手。

四年,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与曹操战于匡亭,大败。——《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虽然丢了梁国,但豫州大部分土地还是在袁术手中。但经过匡亭一战,袁术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明白自己继续北上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便调过头来攻略扬州。

先取九江郡为根基,随后一步一步打开局面。孙策渡江攻打刘繇、严白虎等人平定江东,就是这个时期在袁术的授意下完成的。

术退保雍丘,又将其余众奔九江,杀杨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直到公元年,在孙策的帮助下,除了扬州刺史刘繇还困守豫章郡之外,袁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整个扬州五郡,势力也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袁术在豫州有颍川、汝南、沛国;在扬州有九江、庐江、会稽、丹阳、吴郡,甚至还占有徐州广陵郡一部分。就地盘而言,此时的袁术完全称得上是天下第一诸侯。

逐渐膨胀的袁术,于年正式称帝,国号“仲家”。此举虽然将袁术的势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但同时也为袁术集团敲响了丧钟。

建安二年,因河内张炯符命,遂果僭号,自称“仲家”。——《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曹操夺取豫州(年-年)

作为豫州最终的主人,曹操夺取豫州的过程也相对比较轻松,基本上就是平定袁术、吕布的过程中,顺手就把豫州给收入囊中了。

梁国(年)在匡亭之战,袁术逃亡的途中,就落入了曹操之手。

颍川(年)是在曹操击败盘踞在颍川的黄巾军势力之后,就控制了颍川,并且在同年迎奉天子,迁都于颍川郡的许县。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陈国(年)是因为陈相袁嗣主动归顺曹操,便落入了曹操手中。年,袁术曾经尝试夺回陈国,最终失败作罢,只能任凭曹操掌握了陈国。

鲁国(年)靠近徐州,最初被吕布所占领。到年底,曹操攻破下邳,擒杀吕布,全面接受吕布的地盘,鲁国也就落入曹操之手。

沛国(年)的归属比较复杂。刘备居住的沛县,就是沛国境内,所以沛国一直以来都受到徐州吕布的影响。直到年底,刘备彻底与吕布交恶,败走投奔曹操时,曹操便顺势派人接管了沛国,并上表册封刘备为豫州牧。刘备所谓的“刘豫州”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

汝南(年)是仅此与南阳的天下第二大郡,地盘广大,人口稠密,曹操虽然在击败了游蹿于颍川与汝南之间的黄巾余党,但始终无法彻底掌控汝南。直到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任命满宠为汝南太守,才算彻底控制了汝南,彻底控制了豫州。

公元年,这是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时间点。

就在这一年,袁绍统一了河北四郡,曹操也统一了河南诸郡,而决定着北方局势最终走向的官渡之战,也在这一点一触即发。

官渡之战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曹操吞并了袁绍,最终统一北方。而豫州作为曹操大本营许县的所在地,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势力变动。

直到公元年司马炎篡魏,这其中的六十六年间,豫州都是曹氏的地盘!

文/盗帅夜留香Y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